
吃完中餐後順道參觀角板山行館
這裡原本是老蔣的居所之一
據說角板山很像老蔣的故鄉浙江奉化縣溪口鎮
鄰近的慈湖一帶據聞也是類似溪口景色
也因為如此大溪與復興鄉留下了老蔣的足跡
這二地在桃園的觀光景點中具有強烈的歷史色彩
同時也吸引了相當多遊客






行館內展示著相當多的蔣氏家族照片
有些生活化的影像與威權時代的神祕感大異其趣
或許有人會覺得塗脂抹粉
不過我倒覺得歷史人物原本就功過皆有
再過五十年說不定會有另外的評價~

(由行館園區可見到石門水庫)

(園區池景)



行館旁有條避難通道
下接戰備隧道
是為了防備中共攻台時
總統可以由避難通道至水路離開
或是在戰備隧道內指揮戰爭之用
隨著時代的變遷
以往充滿緊張氣氛的戰爭避難設施不再神秘
而是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










隧道的功能不復以往
現在只能從壁畫中想像昔日內部的陳設
以及些許戒嚴時代的風貌





隧道外有幾座動物軍裝雕像
為肅穆的氣氛增添了歡樂氣息
變得有點像是遊樂園的感覺
時代真的是不同了~


離開行館園區
我們前往重新整建後的新溪口吊橋
事前沒做太多功課
只知道是座新吊橋
看了一下簡介說全路線約2公里左右
心想應該還可以
就買了票準備欣賞沿途景色


去程均為往下的階梯
原以為應該不費太多體力
沒想到一直往下走還是走到有點腳發軟
不過俯瞰吊橋與石門水庫的景致十分秀麗
多少覺得走這段路還是很值得

吊橋本身相當穩固
不太有搖晃感
走在其中悠哉看著風景還挺心曠神怡
讓我忘了剛剛下坡的疲憊


走到吊橋對岸又是另一腳力考驗
距離接駁車站還有1公里上坡路要走
是可以自費由私家車接送至車站處
但總有種規劃不是很周詳的感覺
是太瞧得起旅客的體力嗎?
總之我們拖著腳步繼續往上走
向著不知何時可走到的接駁車站前進



上坡路的景色一般
沿路所見是部落以及偶爾出現的小吃攤
猜測也許是想藉由遊客振興部落經濟
讓這一帶的觀光得以發展
只是我想這種很吃體力的行程恐怕不利闔家出遊
像我們勉強能走完的人
應該也不會再來第二次
看來很難成為觀光熱門景點吧!




好不容易走到接駁車站
車子只到羅浮
抵達羅浮後本想讓腳泡個溫泉舒緩一下酸痛
但看了水質我們就放棄了
直接再轉接駁車由羅浮回到角板山
結束這趟足以讓腳不聽使喚的健行之旅~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